更新時間:2025-06-10
多年從事溶洞設計的經(jīng)歷告訴我,好的設計真正吸引游客的,不是表面的視覺沖擊,而是一種深刻、微妙、能讓人徹底忘記時間的空間體驗。我將這種體驗稱為設計中的“呼吸感”。
最近,我負責貴州遵義附近的一處全新溶洞景區(qū)設計,設計之初,我們反復思考如何創(chuàng)造出這種能讓游客徹底放松的空間狀態(tài)。經(jīng)過反復探討和實驗,我們確定了從燈光設計、空間節(jié)奏到細節(jié)布局的多重精細策略。
首先在燈光設計上,我們摒棄了傳統(tǒng)刺眼的彩虹燈色,轉而使用更加接近自然的色溫變化體系。從游客進入洞穴入口時,我們運用了暖黃色(色溫約2800K)的柔光效果,模擬清晨的柔和光線,讓游客進入溶洞的一刻即感到舒適而放松。隨后在逐步深入的路徑上,燈光緩慢地轉變成清冷而寧靜的藍紫色調(色溫控制在約4200K),這種緩慢而自然的變化過程如同人的呼吸節(jié)奏,不知不覺引導游客進入冥想般的沉浸狀態(tài)。
其次,在空間布局上,我們精心打造了多個“休息節(jié)點”。這些節(jié)點并不是簡單的座椅區(qū)域,而是在每一處特別選擇了仿生材料和柔軟觸感的座椅,同時在周圍使用隱蔽的微弱照明,打造出家一般的溫馨感受。最有趣的是,在洞穴中的重要景點區(qū)域,我們精心控制了燈光亮度(約在20勒克斯左右),創(chuàng)造出“停頓空間”,引導游客主動放慢腳步,感受巖石細膩的紋理。
游客反饋給我們的感受也非常真切。一次現(xiàn)場調查時,一位游客這樣形容道:“這里的設計讓我覺得很舒服,不像一般景區(qū)那樣匆忙,我和朋友竟然不知不覺停留了兩個小時?!币灿杏慰捅硎荆骸拔覐臎]在溶洞里感受到這種寧靜的氛圍,甚至能清晰聽見自己的呼吸聲。”
但過程并非一帆風順,最初我們也經(jīng)歷了光線過于昏暗導致游客產生不適的情況。為此我們不斷調整燈光亮度、照射角度和色溫分布,經(jīng)過幾十次的現(xiàn)場測試,最終才確定了完美的設計方案。
經(jīng)過這個項目,我深刻意識到:設計真正的成功,不是短暫的視覺驚艷,而是能引導游客進入深度的心理舒適區(qū)?!昂粑小边@一設計理念的核心意義,就是讓游客在溶洞空間中徹底放松自我,享受時光停駐的美妙體驗。